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财经要闻 >
山东“金改”三年迸发地方金融活力 126家村镇银
  •  12月17日上午,2016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在济南举办。山东省金融办副主任赵理尘在致辞中介绍,山东普惠金融发展持续推进,126家村镇银行在全国居首。
     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展普惠金融被正式提出,山东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情况,出台了“金改22条”。三年多来,山东围绕“金改22条”,以培育壮大普惠金融为核心任务,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开放,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、规范化发展,激发了地方金融的活力。截至今年11月份,山东省小微企业可使用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.37万亿和2.4万亿,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了两个亿的目标,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“成绩单”。
      赵理尘介绍,山东省在多元化金融服务方面,普惠金融发展上有所建树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所有新农村金融基础设施、银行卡取款和省级支付的全覆盖,积极构建符合小微企业和农村市场主体的信息采集、信用评价、信息发布、融资服务和政策扶持体系,以地方征信数据为基础,开发省级征信服务平台,实现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信息的发布和应用;改善小额信贷服务,持续推进小微社区支行、小微科技机构支行的普惠金融建设,在全省主要国营银行和股份制银行,均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电,农商行、城商行均实现县域全覆盖,支持和推动银行机构信贷服务拓展创新,为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;促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,全面完成了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,全省农商行基本实现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;发展大量草根金融,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428家,累计发放贷款5000亿,其中90%的钱都是投向了小微企业、三农,融资担保公司发展405家,每年的担保责任余额都过千亿。
      山东省人大常委、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、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邢乐成指出,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是金融本身的问题,更是一个政治上的命题。普惠金融强调金融伦理和社会道义,关系到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,尤其对就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、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     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金融业态,山东省政府今年6月发出通知,到2018年,培育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,构建一批互联网金融创新集聚区,引领创造一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,打造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良性互动的新格局。济南大学、青岛大学教授孙国茂从支付、P2P、众筹,三个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,分析了山东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、山东省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。他呼吁,山东省内的企业、监管部门能向金融研究院提供更多的数据,来参与到研究中来,为山东省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做一些贡献。
      作为中央经济座谈会上的经济“智囊”,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杨,在论坛上做了题为“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”主题演讲。他表示,普惠金融它是一个新的金融理念和新的金融制度,指的是在平等的基础上,没有人有优先权,以商业可持续性为原则。国家一直强调经济发展、GDP增长,归根到底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,保证人的全面发展,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,全体人民,要让人民“有获得感”。
      经济决定金融,金融服务经济,在经济新常态下,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,需要全社会付出不懈努力。

  • 来源:中华网山东频道    作者:张岩 刘延华